一、普法法律法规名称
(一)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;
(二)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;
(三)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》《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》等法律法规;
(四)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》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》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《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》等党内法规;
(五)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》;
(六)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;
二、普法重点对象
审计干部职工、被审计对象和其他社会公众
三、年度普法目标
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、增强“四个自信”总要求,统筹安排和协调推进审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。以实施“普法责任清单”为抓手,进一步明确审计机关普法职责任务、进一步完善审计法治宣传工作机制、进一步丰富法治宣传教育与依法审计相结合的宣教方式、进一步突出重点普法对象,以点带面,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效、进一步增强全员依法审计、依法行政、依法管理、依法决策的法治思维,为加快推进法治清新建设提供审计保障。
四、普法措施
(一)加强审计系统内部法治教育。执行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,学习党章党规党纪,深化宪法及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实施,将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,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,加快建设法治政府,促进社会公平正义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新需求。
(二)充分结合审计业务工作开展审计普法宣传。注重法治文化与审计工作的有机融合,通过召开审计进点会、审计结果通报会等活动,积极向被审计单位宣传法律法规。
(三)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方式开展审计普法宣传。利用政府网站、微信工作群等平台,设置法治宣传专栏,开展宣传。充分运用“学习强国”等学习平台开展日常学法,切实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、依法办事水平。
(四)结合“法律六进”开展法治宣传。积极组织开展“12·4”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集中宣教活动,结合精准扶贫、审计工作及基层调研等机会,向社会公众开展普法活动。